登录 | 注册
中华暴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暴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蒙古族暴姓的由来 已阅:5911 / 回复:9(楼主)

辽宁省凌源市三道河子乡和刀尔登乡的暴姓皆为蒙古族,其祖上何处请有识者释疑。

作者:88533060 (2007/4/20 20:41:14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 楼主:蒙古族暴姓的由来 第 1 楼

目前没有详细的资料
还望大家一起来查找!!

作者:暴子华 (2008/2/2 16:30:19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蒙古族暴姓的由来 第 2 楼

1、首先你要明确一个概念:蒙古族的汉字姓和百家姓中解释的含义完全是两回事。
  2、由于历史原因及以及与汉文化的融合,蒙古族把自己蒙古姓氏音译成汉字,形成以汉字为载体的姓氏。这种情况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更为普遍。所以,不管是“宝”、“包”、“鲍”、“暴”,其实都是蒙古语“孛儿只斤”(或博尔吉锦、博尔吉锦特)中“孛儿”(或“博尔”)的汉译音而已。
    3、包、宝、暴基本都是和乌、白两姓通婚
    4、在科尔沁的暴是博尔济吉特氏

作者:58.18.164.* (2008/4/20 13:58:10)   回复此贴
  蒙古族暴姓的由来这里的解释比较全! 第 3 楼

宝姓
  
宝[宝,读音作bǎo(ㄅㄠˇ),亦可读作pù(ㄆㄨˋ)]

一.姓氏渊源:
第一个渊源:源于官位,出自西汉朝时期官员宝室令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西汉时期,王朝为管理内宫,设有专门的处所,起先负责为宫中女子有病就室治疗,称“宝室”,后逐渐演变成掌管皇后、贵人获罪而囚禁之所,称“暴室”。设有宝室令(暴室令)一人,隶属于光禄勋管辖,官秩六百石,位七品。
宝室令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,称宝氏,读音作pù(ㄆㄨˋ)。

第二个渊源:源于官位,出自东汉朝时期官员宝室丞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东汉时期,宫中有专门的布帛印染晾晒之处所,称曝室,实际上就是染坊,设有掌管官吏一员,称曝室丞,后仿照西汉时期宫内定制,也将有罪的后妃囚禁于曝室,故而曝室又成为宫内附设的监狱,由于多关押的是贵人、嫔妃,因此又称为宝室。宝室丞多由君王亲信的宦官担任。
宝室丞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,称宝氏,读音作pù(ㄆㄨˋ)。

第二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宋朝时期孔子后裔,属于以为氏。
孔子第四十六代孙:孔宗愿,字子庄,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(公元1038年)封为文宣公兼知县事,宋至和二年(公元1054年)改封衍圣公。自其起始有“衍圣公”之尊称,其庶支后裔中有因以先祖为官之年号“宝元”为姓氏者,称宝氏,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
第三个渊源:源于回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回族中的宝氏,出自经名首音的汉译音祸谐音。
在元朝时期,就有三位名同人不同的“宝合丁”,此外还有“宝合丁刺只”、“宝童”、“宝哥”等。清朝时期,在云南的回民起义军中也有一位将领名叫宝文明。
宝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云南省,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
第四个渊源:源于蒙古族,出自宋、元时期成吉思汗的后代,属于以为氏。
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、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①蒙古族卓索图盟(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)宝氏,源出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之后,属于“黄金家族”的孛儿只斤氏后裔,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氏。蒙古族宝氏原居内蒙古呼和浩特,后来迁到土默特右旗、辽宁朝阳县大平房、东大道等乡镇及其周边区域。在古代,由于等级要求森严,宝氏家族的台吉(贵族)只能和扎萨克(旗长)家族联姻。蒙古族孛尔只斤氏,今冠汉姓为鲍氏、包氏、宝氏、博氏、奇氏、罗氏、波氏等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“孛尔只斤”在古突厥语中意为“蓝眼睛的人”。
②蒙古族宝勒格沁氏,源于金国时期博勒和氏,亦称宝里吉特氏,世居喀喇沁(今内蒙古喀喇沁旗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称Boorigit Hala。所冠汉姓有宝氏、暴氏、包氏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③蒙古族宝古氏,亦称宝济氏、包多机根氏,世居科尔沁(今内蒙古科尔沁草原)、察哈尔(今河北张家口地区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Boogi Hala。后冠有汉姓宝氏、鹿氏者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④蒙古族失宝赤氏,亦称实宝禅氏,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(今新疆塔城地区)。后满族有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Siboocan Hala。所冠汉姓有宝氏、宫氏、龚氏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⑤蒙古族宝日努德氏,所冠汉姓有宝氏、吴氏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
第五个渊源:源于改姓,出自明朝洪武年间官员于宝,属于避难改姓为氏。
该支宝氏,源于明朝洪武年间,钱塘人于宝奉命到云南腾冲地区征粮,恰逢兵变,粮薄丢失,为避祸而弃官流落迤西云南县,即现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,以名为姓易为宝氏,后逐渐繁衍发展,遂成西南地区的大族。
现其后人在祥云、龙陵、腾冲、芒市、缅甸等地,其家谱记载该支宝氏目前在世族人约三千余,专设有家会统管祭祀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
第六个渊源:源于满族,出自明、清之际女真族保佳氏部落,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。
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,满族保佳氏,亦称鲍佳氏,满语为Boogiya Hala,世居安楚拉库(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)。所冠汉姓有鲍氏、宝氏、包氏,宝氏读音作bǎo(ㄅㄠˇ)。
转载自-- http://www.minzu123.cn/html/8/20080226/758.html


作者:暴子华 (2008/7/4 16:53:32)   回复此贴
  蒙古族的曹雪芹 第 4 楼

在辽宁的北票, 尹湛纳希(1837—1892)

蒙古族小说家。汉名宝衡山﹐字润亭。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,成吉思汗第28代孙。其父是一位爱国将领和古籍收藏家﹑历史学者。

尹湛纳希自幼从塾师学会了蒙﹑汉﹑满﹑藏文字﹐对蒙﹑汉古典文学造诣颇深﹐有丰富的历史知识﹐并擅长丹青。他一生未出仕﹐青年时代常以文会友﹐饮酒赋诗﹐谈古论今。游历过内蒙古部分盟旗和国内一些名胜古迹﹐结识不少学者名流﹐这对他增长阅历﹐开拓视野﹐积累创作经验﹐起了积极的作用。

尹湛纳希30岁以后﹐社会陷入动乱﹐家道中落。社会﹑家庭急剧的变动﹐使他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他一方面为生计奔波﹐另一方面发奋着书立说﹐对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和探索。继续撰写其父未竟遗着《青史演义》﹐断断续续历经20年﹐终告完成﹐还创作了长篇小说《一层楼》﹑《泣红亭》和《红运泪》(未完成)﹐以及杂文﹑诗歌等﹔并曾将《红楼梦》和《中庸》译成蒙文(已散佚)。

《青史演义》﹐又名《大元盛世青史演义》。计画写一百二十回﹐至元亡为止。现出版69回﹐前59回写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﹐后10回为斡歌歹即位后的历史。1980年在检查鉴定尹湛纳希的抄本中﹐发现补充旧章回的新30回。该书目前所存仍为69回。尹湛纳希在书中对成吉思汗及其将领﹑部属倾注了满腔热情﹐描绘了成吉思汗率诸将领统一各部的英雄业绩﹐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现出12﹑13世纪蒙古草原的历史风貌。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正﹑反面人物形像。《一层楼》是尹湛纳希学习《红楼梦》的艺术表现手法﹐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写成的长篇小说。《泣红亭》是她的姊妹篇。

《一层楼》和《泣红亭》的故事沿着璞玉和炉梅﹑琴默﹑圣如的爱情线索展开的。而最后以璞玉之父﹐为攀附权贵﹐给璞玉娶了节度使之女苏姬为妻﹐三个姑娘星流云散﹐小说以悲剧告终。《泣红亭》以璞玉访炉梅﹑琴默﹑圣如的踪迹开始﹐描绘了三个姑娘的悲剧命运。三人经过一番波折﹐最后终于都和璞玉成婚﹐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。

尹湛纳希通过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﹐满怀同情地描述了在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﹐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以及清末种种腐败的社会现象﹐反映了深受剥削的农民的痛苦生活。

作者对现实的揭露是比较深刻的﹐但他并未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衰朽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﹐以为可以凭藉贤人的力量加以修补﹐恢复其元气。他把这种“补天”的思想愿望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﹐给作品带来了严重的缺陷﹐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意义。同时﹐作品存在比较明显的模仿因袭《红楼梦》的痕迹。


作者:暴子华 (2008/7/7 17:04:01)   回复此贴
  蒙古族的曹雪芹 第 5 楼

尹湛纳希的创作﹐为丰富民族文学宝库﹐促进蒙﹑汉文化交流以及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﹐作出了巨大贡献﹐在民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。


 中国清末蒙古族文学家、思想家和哲学家。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(今辽宁省北票县)人。出身贵族,终身未仕。同治九年(1870),因家族经营的扎兰煤矿严重亏损,家境迅速衰落。光绪十八年(1892),客逝锦州。尹湛纳希精通蒙、汉、藏、满文,学问广博,蒙汉民族古典文学与蒙古史造诣很深,主要著作有《大元盛世青史演义》、《一层楼》、《泣红亭》等。

  在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影响下,尹湛纳希在继承蒙古族传统进步思想的基础上,大量吸收其他民族的思想成分,为其社会改良与民族振兴主张提供哲学论证。他认为,儒教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,以“崇有”论证明现实的合理性;佛教为了“将宇宙超度到空荒”,以“虚幻”论证明现实的不真实。在他看来,这是“出自私心而各执一端”。因为,“我们这个朝代、我们本身,现在虽都是有,但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空;到将来,不能把灭亡了的朝代与人称之为有,亦不能把现有的朝代与人称之为空”。所以,“有则皆有;空则皆空;有空相衔,坚密无间”。只能用“形”来证明有空。
  尹湛纳希认为,作为“有”的现实界包括自然与社会,“有”并非幻化无定,万物无不具有其理。“理”在自然界表现为“四时交替,循序不紊”;在社会表现为“以诚配天”、“承天启运”。如果统治者骄奢淫逸,尽管是堂皇正统,也难免覆灭。
  尹湛纳希通过不同民族兴衰的对比,力图探究蒙古族衰败的原因。他批评地理环境决定论,提出:江南塞北,人心无别,只是各地的人情、风俗有异而已。他批评民族优劣决定论,认为那种“北方胡人无百年之运”的观点是错误的。他还提出,历史兴衰与宗教紧密相关,“辽亡于佛教,金灭于儒道”。蒙古族经济凋蔽,文化落后,人口下降,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倡导佛教、不置科举的结果。他批判宗教唯心主义的目的,是为了把蒙古族对社会解放的希望,从天上移到人间。他的“勿忘祖先”说的民族观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,但是,其中的民族民主主义思想,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。
  尹湛纳希在其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,歌颂了下层男女青年的智慧和勇敢,赞扬他们的节操与品德;无情地暴露了封建官吏的腐朽生活。对封建压迫下的贫苦农民、青年男女、知识分子,寄予深切的同情。因此提出“惩贪官,铲污吏,节约用度,爱抚民众”的改良主张。
  尹湛纳希在大量吸收汉族文化的基础上,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与范畴,丰富了蒙古族哲学思想,对反帝反封建起了启蒙作用。由于社会的局限性,他未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。他的哲学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,但含有宿命论与因果报应的因素。有些研究者认为尹湛纳希的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。
  尹湛纳希的《大元盛世青史演义》在国际蒙古学领域中受到广泛的重视。


作者:暴子华 (2008/7/7 17:04:38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9 每页5条 当前1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2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暴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1,781.3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暴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